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12月, 2022 起發佈的文章

4月新批住宅按揭減21.2%

環境科與環保署內部重組明年生效

政府宣布,環境及生態局環境科與環境保護署明年1月1日起改變現行局署合併架構,環境科與環保署將劃分職能,分別專責制訂政策和執行職務,以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減廢回收等環境相關工作。     重組後,環境科繼續由環境及生態局常任秘書長(環境)掌管,協助局長制定、統籌並督導有關能源、環境保護與評估、改善空氣質素及水質、廢物管理、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及自然保育的政策。   環保署會重設署長職位,領導部門並協助環境科制訂、檢討和推行環境政策、策略、措施和法例。政府會根據既定程序,適時公布環保署署長人選。     環境科將成立氣候變化與碳中和辦公室,負責制訂和統籌政府的策略、政策和行動計劃,以配合香港應對氣候變化和力爭碳中和的工作。   環保署將設立減廢與資源循環辦公室,推行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及減廢回收輔助措施,包括建立廚餘收集網絡、管理社區回收網絡和外展服務等。            為配合重組,環境科和環保署各首長級職位的職務和職責會重新調配,環保署會轉撥167個非首長級職位至環境科。重組後的環境科和環保署會維持現有服務,繼續與各界保持溝通,推動各項環境及生態政策和工作。 http://dlvr.it/Sg9yR2

業聚醫療宣佈上市 首間位於科學園醫療器械公司創香港醫療科技新里程

(香港,2022年12月16日)-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舉辦「人才薈萃研討會」(Talent Game On),集合創科行業領袖、園區公司和「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畢業生,為應對香港創科人才挑戰共商良策。  隨著亞洲和全球各地積極招攬創科人才,香港必須把握自身的多重競爭優勢,構建重要的科研人才網絡,以推動香港作爲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表示:「科技園公司致力構建蓬勃的創科生態圈,並積極創造更多新機遇,使香港成為全球和本地創科人才匯聚的樞紐,以實現國家推動香港發展成國際創科中心的願景。政府最近公布的人才政策,對香港在人才爭奪戰中起到推動作用,而我們的首要工作是加强吸納海外人才,同時保留本地人才,並團結不同業界的持份者,將想法變成行動,以應對挑戰。」 香港科技園人才及人力資源總監王秀麗表示:「科技園公司與各持份者保持緊密合作,透過不同的人才培育計劃,在創科生態圈發揮最大的影響力。我們為不同背景、不同領域的人才提供培訓、工作坊以及工作體驗,共同創新並激發新意念,致力構建充滿活力的創科社群。我們必須好好發揮香港在國際舞台上的獨特的優勢,激勵本地和國際人才,令他們了解香港可以成為他們發揮潛能同時取得成功的舞台。」 活動的另一個重點為爐邊會談:「打贏人才戰」,由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與多位業界領袖展開深入討論,出席者包括香港科學院創院院長徐立之教授、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馬桂宜博士、聯想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何一凡女士,以及Lalamove人力資源副總裁暨東南亞地區總經理余浩然先生。一眾講者就行政長官在十月發佈的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的一系列人才相關的舉措分享意見,包括設立 (香港,2022年12月22日)-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支持政府公布《香港創 (香港,2022年12月23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祝賀夥伴公司業聚醫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業聚醫療」或「集團」)成功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為本港蓬勃發展的醫療科技產業奠下新里程碑。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香港歡迎所有尋找機遇、願意成就未來的創新先鋒。業聚醫療是一個很好的本地孕育的例子,他們善用香港的優勢,以及科技園公司遍及全球的網絡,在過去20年專營創新的心血管介入醫療方案,拯救無數病人和滿足臨床的需求。集團一直堅持設計和製造

科技園歡迎政府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

(香港,2022年12月16日)-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舉辦「人才薈萃研討會」(Talent Game On),集合創科行業領袖、園區公司和「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畢業生,為應對香港創科人才挑戰共商良策。  隨著亞洲和全球各地積極招攬創科人才,香港必須把握自身的多重競爭優勢,構建重要的科研人才網絡,以推動香港作爲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表示:「科技園公司致力構建蓬勃的創科生態圈,並積極創造更多新機遇,使香港成為全球和本地創科人才匯聚的樞紐,以實現國家推動香港發展成國際創科中心的願景。政府最近公布的人才政策,對香港在人才爭奪戰中起到推動作用,而我們的首要工作是加强吸納海外人才,同時保留本地人才,並團結不同業界的持份者,將想法變成行動,以應對挑戰。」 香港科技園人才及人力資源總監王秀麗表示:「科技園公司與各持份者保持緊密合作,透過不同的人才培育計劃,在創科生態圈發揮最大的影響力。我們為不同背景、不同領域的人才提供培訓、工作坊以及工作體驗,共同創新並激發新意念,致力構建充滿活力的創科社群。我們必須好好發揮香港在國際舞台上的獨特的優勢,激勵本地和國際人才,令他們了解香港可以成為他們發揮潛能同時取得成功的舞台。」 活動的另一個重點為爐邊會談:「打贏人才戰」,由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與多位業界領袖展開深入討論,出席者包括香港科學院創院院長徐立之教授、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馬桂宜博士、聯想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何一凡女士,以及Lalamove人力資源副總裁暨東南亞地區總經理余浩然先生。一眾講者就行政長官在十月發佈的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的一系列人才相關的舉措分享意見,包括設立 (香港,2022年12月22日)-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支持政府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藍圖),從四大方向、八大重點勾劃出香港未來創科發展總體方向和重點。科技園公司將全力配合藍圖提出的政策,積極與官產學研等各界合作,實現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願景。 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表示:「藍圖為未來五至十年的香港創科發展,制訂了清晰的路徑和策略規劃,我們感到十分鼓舞。藍圖提出完善創科生態圈、推動香港『新型工業化』、壯大創科人才庫、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重大舉措,將促進香港發展多元經濟,為本地年輕人帶來優質就業機會,引領香港向前邁進。」 查毅超博士認為,在國

香港科技園公司舉辦「人才薈萃研討會」

(香港,2022年12月16日)-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舉辦「人才薈萃研討會」(Talent Game On),集合創科行業領袖、園區公司和「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畢業生,為應對香港創科人才挑戰共商良策。  隨著亞洲和全球各地積極招攬創科人才,香港必須把握自身的多重競爭優勢,構建重要的科研人才網絡,以推動香港作爲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表示:「科技園公司致力構建蓬勃的創科生態圈,並積極創造更多新機遇,使香港成為全球和本地創科人才匯聚的樞紐,以實現國家推動香港發展成國際創科中心的願景。政府最近公布的人才政策,對香港在人才爭奪戰中起到推動作用,而我們的首要工作是加强吸納海外人才,同時保留本地人才,並團結不同業界的持份者,將想法變成行動,以應對挑戰。」 香港科技園人才及人力資源總監王秀麗表示:「科技園公司與各持份者保持緊密合作,透過不同的人才培育計劃,在創科生態圈發揮最大的影響力。我們為不同背景、不同領域的人才提供培訓、工作坊以及工作體驗,共同創新並激發新意念,致力構建充滿活力的創科社群。我們必須好好發揮香港在國際舞台上的獨特的優勢,激勵本地和國際人才,令他們了解香港可以成為他們發揮潛能同時取得成功的舞台。」 活動的另一個重點為爐邊會談:「打贏人才戰」,由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與多位業界領袖展開深入討論,出席者包括香港科學院創院院長徐立之教授、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馬桂宜博士、聯想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何一凡女士,以及Lalamove人力資源副總裁暨東南亞地區總經理余浩然先生。一眾講者就行政長官在十月發佈的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的一系列人才相關的舉措分享意見,包括設立人才專責小組、新的人才引入計劃和加強對STEM教育的推廣等。 是次活動同時舉辦了「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2020年度畢業典禮。此計劃是科技園公司創科學院的標誌性人才項目,旨在栽培香港新一代創科領袖。今年共有六名畢業的創科菁英完成兩年的培訓計劃,並將繼續投身科技園公司創科生態圈的科技公司,體現了香港在培養和發展創科人才的雄厚實力,能為年輕創科菁英創造發展機遇。 「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2020年度畢業生楊朗庭分享指:「香港科技園的『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提供一個理想的平台,讓我在行内領先的眼科製藥公司兆科眼科(Zhaoke Ophthalmology)工作,探索可以影響

日本機場限制處理香港航班不合理

就日本當局限制來自香港載客航班只能使用當地的指定機場,而有關航班不可載有七日內曾到中國內地的乘客,特區政府認為有關安排針對香港出發的航班,並不合理,已要求日本政府取消有關限制。   日本民航局早前通知特區政府,明日起來自香港的載客航班暫時只能使用成田、羽田、關西和名古屋中部四個機場,航空公司也不准增加由香港前往日本機場的航班,特區政府已積極與日本當局溝通,嚴正要求撤回有關決定。   特區政府知悉日本政府今日宣布,除上述四個指定機場,將容許來自香港載客航班使用新千歲、福岡和那霸三個機場,但有關航班不可載有七日內曾到中國內地的乘客。據特區政府了解,有關安排只適用於香港、澳門前往日本的航班。   特區政府提醒本地航空公司盡快向受影響旅客交代最新航班安排,並會繼續要求日本當局撤回所有針對香港出發的航班限制。 http://dlvr.it/Sg5JLn

固體廢物棄置量按年增5.4%

環境保護署公布固體廢物監察報告,去年棄置於堆填區的固體廢物量平均每日15,533公噸,較2020年增加5.4%,其中都市固體廢物量佔11,358公噸,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為每日1.53公斤。   廚餘仍是去年都市固體廢物的最大成分,佔30%,其次為廢塑膠、廢紙,分別佔21%、20%。   儘管廢物棄置量有所增加,在環保署各項回收措施的帶動下,回收作本地循環再造的都市固體廢物量約28萬公噸,按年增逾兩成。    環保署自2020年底重塑社區回收網絡「綠在區區」的品牌,獲得市民正面回應,其2021年回收量約1.4萬公噸,按年大增幅加逾兩倍半。   建築廢物產生量按年減少約6%,直接重用量增約9%,公眾填料接收設施的接收量則減少約17%。另一方面,棄置於堆填區的建築廢物增加約7%。建築廢物回收率為93%,與2020年大致相若。   環保署表示,政府會全力落實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的各項措施,以達致「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的願景,包括明年向立法會提交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及其他塑膠產品的條例草案、研究立法要求大型屋苑和屋邨及戶數較多的單幢住宅樓宇分類收集可回收物,並積極籌備落實最快明年實施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 http://dlvr.it/Sg56DL

跟進日本機場限制處理香港航班

日本當局限制香港載客航班只能使用當地四個指定機場和不准增加由香港前往日本機場的航班,特區政府今日向日本當局了解後確認,新規定實施後,本港航空公司的航班仍可由日本各個機場載客飛返香港,不限於成田、羽田、關西和名古屋中部四個機場。   特區政府高度關注日本有關規定,正從多方面積極跟進,致力確保身在日本的港人順利返港,並盡可能減輕事件對香港旅客構成的影響。    特區政府今日表示,昨日收到日本民航局通知,新規定本月30日起實施。特區政府隨即去信日本當局,並聯繫日本駐港總領事館表達強烈關注,嚴正要求日本當局撤回有關決定。同時,特區政府召開緊急視像會議與日本當局代表見面,並一直與受影響本地航空公司緊密溝通。    據了解,今年12月30日至明年1月底,本地航空公司受影響的離港航班接近250班,約六萬名乘客受影響,其中約四千人為旅行團旅客,共涉及逾150個旅行團。   運輸及物流局已敦促本地航空公司向受影響乘客提供最大的支援和協助,妥善安排他們由日本返港。該局知悉本地航空公司會向受影響乘客提供更改機票或退款的選擇,並會在本月30日起安排若干航班由上述四個指定機場以外的機場接載身在日本的港人返港。   旅行團方面,旅行社正積極與航空公司協調安排機位,同時向受影響旅客提供替代安排,例如安排其他機位、調整行程、轉團或退款等。          特區政府表示,運輸及物流局、入境事務處、香港駐東京經濟貿易辦事處、旅遊事務署、旅遊業監管局和航空公司會保持密切聯繫,以掌握最新情況,為有需要的香港居民提供適切可行的協助。   在日本的香港居民如需協助,可致電24小時熱線852 1868向入境事務處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求助。  http://dlvr.it/Sg54Gl

陳茂波歡迎保監局覆檢報告

保險業監管局程序覆檢委員會發表周年報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歡迎,認為委員會對維護保險監管制度的程序適當性起着重要作用。   委員會覆檢30宗個案,向保監局提出一些觀察和建議。個案涉及保監局的主要規管職能,包括紀律個案等新增範疇。   陳茂波說,委員會詳細檢視選定個案,覆檢保監局的內部程序和運作指引。委員會載於報告的觀察所得和建議,對該局履行各項規管職能甚具參考價值。   委員會乃行政長官批准成立的獨立委員會,負責檢討保監局及其人員在履行規管職能時所依據的內部程序和運作指引是否妥善,並向保監局提供意見。  http://dlvr.it/Sg54Bv

教師基本法測試明起接受報名

教育局公布,第三輪《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明年2月11日舉行,明日上午9時至下月11日下午5時接受報名。   本輪測試對象為持有學士學位或將於2022至23學年獲取學士學位,並有意入職或轉職中學、小學或幼稚園學位教師的人士。如申請人曾於局方為學位程度人士舉辦的《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取得及格成績,便不可再次參加測試。測試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教育局於本學年舉辦五輪測試,第四輪測試供學位程度人士參加,明年4月16日舉行;第五輪測試供非學位程度人士參加,明年6月舉行,詳情稍後公布。   2023至24學年起,所有公營學校、直接資助計劃學校和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新聘教師必須在《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取得及格成績,方可獲考慮聘用。有關要求適用於教師職系的所有職級,包括校長。 http://dlvr.it/Sg52RB

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優化

創新科技署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優化措施,包括撤銷聘用本地僱員的要求、延長配額有效期至兩年及擴展至更多新興科技範疇,並在創新科技署署長認為有需要時增添新範疇,以切合本港創新科技發展。   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公布優化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創科署表示,優化措施將進一步增加計劃的吸引力和彈性,讓在香港進行14個科技範疇研發活動的合資格公司受惠於計劃的確定性和簡化手續,以促進香港的經濟增長和提升整體競爭力。    科技人才入境計劃2018年6月推出,就輸入海外和內地科技人才實施快速處理安排,成功申請的公司會獲發配額以輸入相關人才從事研發工作。   合資格公司可在網上申請。查詢可致電3855 7600或透過電郵聯絡創科署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小組。 http://dlvr.it/Sg2VxG

全港滅鼠行動展開

政府今日展開「各界攜手,全港滅鼠行動」,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各部門將採取多項措施提高滅鼠成效,局方也將設立專題網頁,方便市民掌握防治鼠患資訊。   謝展寰今日連同食物環境衞生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房屋署代表到訪黃大仙大成街街市,視察有關部門在該街市推行的滅鼠工作。   他指,食環署今年年中前在該街市放置老鼠籠捕鼠,每月平均捕獲4.5隻老鼠,署方10月起試用酒精捕鼠器和老鼠膠後,捕獲的老鼠數目倍增。計及進食鼠餌後死亡的老鼠數目,當局由10月至今在該街市已滅鼠約700隻,現時每周捕獲的老鼠數量開始下跌,反映部門已掌握更有效的滅鼠方法,令鼠患受控。   為更好地凝聚政府內外不同界別力量參與滅鼠工作,政府展開「各界攜手,全港滅鼠行動」,各部門會在街市、後巷、公共屋邨、公園、工地等推行針對性滅鼠策略,並成立內部審查小組加強監察各自的滅鼠工作。   謝展寰呼籲社會各界和市民與政府攜手合作,加強滅鼠,以及從不同範疇防治鼠患,堵截老鼠的食、住、行。其中,街市和小販市場攤檔、食物業處所應妥善存放食物和垃圾,斷絕老鼠的食物來源,市民也要避免在街市、屋苑等堆積雜物,使老鼠沒有藏身之處。   另外,環境及生態局將設立各界滅鼠行動專題網頁,為市民提供相關資訊,包括不同地方防治鼠患的指引和相關連結、政府部門和持份者須採取的滅鼠措施等。食環署也會向業界發出滅鼠指引、管理守則和檢查表,以供參考。 http://dlvr.it/Sg2SL1

人才服務窗口線上平台啟用

人才服務窗口線上平台今日投入運作,為外來人才提供一站式電子化服務,便利他們取得各項人才入境計劃的資訊和提交申請。此外,新設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也由即日起接受申請。   政府推出人才服務窗口線上平台,旨在更積極進取地招攬世界各地的人才。用家可於平台瀏覽各類實用資訊,包括香港的優勢和發展機遇、各項人才入境計劃的詳情,以至衣食住行生活資訊。   有意申請來港者可利用平台的人入境計劃分類小工具了解其合資格的入境計劃,並即時通過平台連接入境事務處電子簽證平台遞交申請。隨後的付費、領取簽證等程序同樣可於線上進行。   線上平台也接受世界各地人才的查詢,並提供政府設於各駐內地和海外辦事處的招商引才專組聯絡資料。專組會用好所屬辦事處的聯繫網絡,積極主動招攬人才來港,全力推廣各項人才入境計劃。   領導人才服務窗口的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經政府與社會各界攜手努力,香港克服新冠疫情種種挑戰,在復常之路穩步前進,並向外展示香港已重返國際舞台的中心,現正是香港主動出擊、競逐人才的黃金時機。政府定當全力以赴,全面推進人才服務窗口等一系列搶人才新措施,以補充和豐富香港的人才庫,配合香港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他說,政府有十足信心達到搶人才指標,即在2023至25年每年通過各項人才入境計劃輸入至少35,000名預計逗留最少12個月的人才。   政府正全力籌設人才服務窗口的實體辦公室,專責制訂人才招攬策略和宣傳,並為到港人才提供更多支援,當局明年年初會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所需資源。 http://dlvr.it/Sg27m7

漁農美食嘉年華一連三日舉行

本地漁農美食嘉年華即日起一連三天上午10時至晚上8時在旺角花墟公園舉行,逾300個攤位展銷多種本地漁農產品、食品和家居用品,並有文娛表演和烹飪示範,免費入場。   特色漁農產品包括由本地有機農場和信譽農場種植的優質農產品,如車厘茄、紅菜頭、白蘿蔔、士多啤梨、菇菌、羽衣甘藍、水耕金盞花和水耕紫白菜苗,以及由本地優質養魚場養殖的新鮮漁產品,如青龍蝦、黃鱲䱽、元朗烏頭、寶石魚、圓眼燕魚、南美白對蝦和大閘蟹。   為了讓消費者更了解本地漁農業的最新發展,嘉年華特設農展區和漁展區,展示業界如何利用科技提高生產力和產品質素。   農展區介紹現代化農場機械和種植科技。其中,可移動水耕栽培系統和組裝式自動播種機械臂可助農戶善用空間和節省人力,而智能溫室科技的便攜式智能裝置可讓農戶了解溫室的實時狀況,遙距控制溫室設備。市民可在場觀看有關種植科技的示範,並嘗試操作智能溫室。   漁展區則展示漁業養殖新科技,當中半潛式桁架深海網箱模型讓市民了解深海網箱較傳統木製魚排的優勝之處;載有本地水產養殖品種的小型循環水養殖系統,讓大眾認識相關運作流程。此外,參觀者可透過顯微鏡檢測水中的浮游植物,漁農自然護理署人員會從旁指導並介紹各種藻類。   本地漁農美食嘉年華由漁護署、蔬菜統營處、魚類統營處合辦,為全港規模最大的戶外漁農墟。   本屆嘉年華亦設網上銷售安排,市民下月3日至9日可於「本地魚菜直送」手機應用程式選購由約20個漁農戶供應的精選本地漁農產品。 http://dlvr.it/SfwJ5g

政府兼顧多方需要 迎接亮麗前景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表示,香港前景非常亮麗,惟復蘇過程不免起伏,政府會做好關顧和支援的工作,同時維持公共財政的可持續性。他歡迎市民就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建議。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2月25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附短片):   今天是聖誕節,祝大家和家人及朋友歡度一個輕鬆快樂的節日假期,也祝願大家平安、幸福!   談到對未來的期盼,上星期我便跟近百位中學生一起會面交流,除了聽取他們對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的意見、對公共資源配置的建議外,更多的是希望更深入了解我們的年輕人對香港未來的想法和期望。   「你認為怎樣畫才令這幅畫最漂亮呢?」我在今年財政預算案公眾諮詢的宣傳短片中問了這個問題。這次交流活動的其中一環是邀請同學們以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他們心裏各自對未來美好香港的期盼。他們的畫作確實觸動了我:有些學生表達出對社會貧富差距的關注,希望弱勢社群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顧和支援;有的希望香港更多元共融,一同建立一個更包容、充滿愛的社會;也有人希望香港在環保和減碳方面做得更多,為減緩全球氣候變化作出貢獻。可以說,每一幅畫作都盛載着一份心願;這麼多幅畫作合起來,便構成了我們的共同願景,是我們共同為香港奮鬥的目標。   經歷過2022年的高低起伏,大家更珍惜當下難得的平穩復蘇勢頭,社會氣氛轉向積極樂觀,對明年亦都充滿期盼。事實上,從多個方面看,我對香港的未來信心滿滿。   首先,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在今季加速復常。多項大型盛事,包括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國際七人欖球賽等成功舉行,讓國際社會重新聚焦香港的活力及龐大發展潛力。事實上,在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後,不少國際金融機構的最高層人員都向我表示,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角色,加上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讓他們對香港的前景充滿信心。他們不少都有計劃擴充在港營運規模、派遣更多高層人員來港,以及加大聘請本地人員的規模。   本屆政府本着積極籌劃、主動出擊的施政新思維,將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更好結合,推動香港經濟加速向前多元發展,開創了一番新景象。例如,在搶企業、搶人才方面提出了不少破格進取的舉措,包括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和共同投資基金,以及設立人才服務窗口和在內地及海外辦事處設立招商引才專組等。自施政報告在10月發表以來,外界對此反應非常熱烈,我們收到大量查詢和會面邀約。當中包括一些重點產業的龍頭企

引進辦成立 專責招攬重點企業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政府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專責搶企業,提供一條龍服務,由物色、了解目標企業需要到談判條件、為企業制訂具吸引力的特別配套措施,均由引進辦包辦。   陳茂波今日在記者會闡述措施時指,引進辦目標企業的產業範疇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數據科學、金融科技、先進製造、新材料和新能源科技等,目前已有企業主動聯絡政府。   他說,經過兩個月廣泛宣傳和籌備,以及與不同業界溝通討論,當局已擬訂首輪目標企業的初步名單。隨着引進辦全面運作,目標名單會持續更新。   他又說,政府在17個內地辦事處和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設立招商引才專組,支援引進辦接觸目標企業,不同政策局也會就相關範疇的目標企業提供支援。至於市場及策略方面,政府下周會公布引進重點企業諮詢委員會成員名單。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在記者會上表示,政府已訂立績效指標,在2023年至2025年吸引最少1,130間企業到港開展或擴展業務,為香港帶來經濟效益和直接投資,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http://dlvr.it/Sft5HB

陳茂波與東盟領事同遊工展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邀請東南亞國家聯盟五個成員國的駐港總領事到維多利亞公園參觀第56屆工展會,到訪多個參展攤位。   陳茂波今日與菲律賓、印尼、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的總領事和領事館人員,以及商會代表參觀工展會,並即場試食香港地道食品、飲料和東盟國家特色食品。   他會見傳媒時說,工展會是推廣香港產品和品牌的重要年度活動。他期望藉是次機會加強向東盟國家推銷香港的產品,為港商開拓更大發展空間,也希望領事代表團看到東南亞國家的產品在本地擁有潛力龐大的巿場。   陳茂波歡迎更多東盟企業和產品擴大在港營銷和發展,相信有助進一步推動香港和東盟的雙邊貿易。   本屆工展會在社交距離措施進一步放寬後舉行,因此容許試食。陳茂波說,近日新冠個案每天均錄得逾萬宗,但以死亡數字、醫院使用率、輕症和重症比例來看,風險仍可控。過去兩年聽到市民表達意見,期望在工展會試食,當局因此作出回應,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盡量令入場的市民更開心。 http://dlvr.it/SfqWBh

第三輪低碳綠色科研基金接受申請

低碳綠色科研基金即日起接受第三輪申請,屬於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全民減廢的項目會獲優先考慮。本地公營科研機構、研發中心和私人公司均可報名,明年3月14日截止。   低碳綠色科研基金秘書處下月18日舉辦網上研討會,介紹申請程序和優先研究主題。   另外,秘書處宣布基金第二輪申請再批出一個由理工大學提交的項目,涉款約500萬元。此項目可促進轉廢為材,在混凝土產品製作中利用廢玻璃代替部分較高碳排放的水泥和其他原材料,有助降低碳排放和減少廢棄玻璃物料。  http://dlvr.it/SfqTDf

善用香港優勢 拓展大灣區業務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具備便利營商的環境,經濟制度自由開放,資訊科技基建完善,交通網絡四通八達,是國際企業進入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門戶。他鼓勵全球商企充分利用香港橋樑角色,把握在大灣區拓展業務的無限商機。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12月21日在2022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的視像致辭文本:     尊敬的黃坤明書記(廣東省委書記)、尊敬的賀一誠行政長官(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尊敬的王偉中省長(廣東省省長)、各位企業代表、各位嘉賓︰     大家好。很高興通過視頻,參與2022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這次招商大會由廣東省人民政府,連同澳門和香港兩個特區政府,同步在三地會場推廣大灣區的建設和發展。大會不但展示粵港澳三地政府攜手合作的緊密關係,更是打造全球企業共享機遇的重要平台。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是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的重大發展戰略。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在國家發展帶來的歷史機遇下,我們會積極發揮香港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平台角色,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     香港特區政府非常重視大灣區建設的工作。我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在特區政府成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由我親自擔任組長,三位司長任副組長,從策略和宏觀角度推進和督導跨局工作。督導組有兩個目的,第一是強化領導力量,由組長和三名副組長形成一加三的頂層領導力量;第二是加強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督導組近日已經召開第一次會議,未來將進一步打通大灣區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強化與內地省市的區域性合作機制,加強大灣區城市之間的高水平合作。     另外,特區政府已成立泛大灣區外來投資聯絡小組,由香港的投資推廣署連同其他大灣區城市的相關部門,共同制定全面的聯合外來投資業務建議,加強協同效應。     聯絡小組去年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在上海舉辦大灣區推介會,吸引超過四萬人通過線上平台參會。今年10月,小組在香港舉辦大灣區投資機遇論壇,推廣大灣區的投資環境及營商優勢。未來,小組將繼續積極舉辦更多聯合推廣活動,向全球投資者說好大灣區故事,讓更多外商了解國家的蓬勃發展及機遇。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具備便利營商的環境,經濟制度自由開放,資訊科技基

聖誕臨近,HOM為大家準備好三款聖誕新年禮盒!

(2022) 今年 HOM 亞太區總監 Ms Anita 為大家推介三款聖誕新年禮盒,每個禮盒都會有最少兩樣HOM的特色產品,例如專利橫向開口的HO1內褲、採用撞色設計的短袖家居服套裝和絲光綿直角紳士襪。不得不提禮盒還有 Cotes-Du-Rhone2016 或 Casa Burti Rose。 不知道今年聖誕節,大家會喜歡巴黎鐵塔細膩飽滿的質感紅酒還是充滿強烈玫瑰花香的Rose派對酒? 資料來源 : https://hom.com.hk https://hom.com.hk/zh/xmas-gift-set-2022.html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4105146722/videos/5589283841178611 https://hom.systeme.io/gift_fb

特首:相信旅客數字將急升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政府過去一星期大幅放寬防疫限制,相信旅客入境數字將會急升。他指,有信心香港在盛事之都的美名下,更能吸引不同旅客以香港作為旅遊首選地。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12月18日在新鴻基地產香港單車節的演辭:   彭耀佳主席(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郭炳聯主席(新鴻基地產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今日很高興來到香港單車節,見證香港再度舉辦這項全城矚目的盛事,展現香港的活力和非凡魅力。   我知道今日舉辦的香港單車節參與人數達5,000多人,是今年參與人數最高的體育盛事之一。賽事的50公里組及30公里組項目的報名名額,很快在短短兩日已經爆滿,足以證明香港單車節極具吸引力。   雖然今日天氣很寒冷,但沒有影響各位參賽健兒的決心和鬥志。我今日身處這裏,也完全能夠感受各位血脈沸騰,全情投入,相信大家肯定都很享受一邊可以沿賽道欣賞我們不同的風景,又一邊可以馳騁,既享受自然風光,亦可以發揮體能和活力。    主辦單位香港旅遊發展局透過舉辦及宣傳大型活動,全力向世界各地推廣香港作為首選旅遊目的地,我肯定他們的工作。我亦感謝不同的贊助商,尤其是冠名贊助活動的新鴻基地產以及各支持機構,和各位工作人員的參與、支持和全力配合,同心協力把活動舉辦得有聲有色,亦讓我可以與所有市民一同參與及分享一眾健兒辛勤努力訓練之後,得來的成績及喜悅。    香港逐步恢復舉辦多項大型活動,讓我們看見香港已經重返世界舞台。除了香港單車節,香港旅遊發展局將會繼續舉辦多項大型盛事,涵蓋不同節慶、傳統文化、藝術美食、體育盛事等主題,為旅客提供多元化的不同旅遊體驗,讓旅客更加感受到香港的深厚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同時體會中外文化薈萃於香港,這正正就是我們一起要跟旅客說好的香港故事。    過去一星期,政府大幅放寬防疫限制,撤銷黃碼,沒有確診的入境旅客,抵埗後可以立即參與所有正常的活動,跟香港市民一樣,不需掃安心出行,大家進入食肆及酒吧時,因為沒有黃碼的限制,大家的活動也可以開放一點,各位市民都能看到市面活起來、動起來,市民大致上開心了,我也很欣喜。旅客可以在沒有限制下,盡量體驗香港的實際情況。我留意到,整體來說社會的迴響也十分正面。    隨着各項措施因應疫情發展靈活解除,旅客入境數字相信將快速急升,我有信心香港在這個盛事之都的美名下,更會吸引不同旅客,

財政預算案公眾諮詢展開

2023至24年度財政預算案公眾諮詢今日展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呼籲市民踴躍提出意見,一同為香港畫出亮麗前景。   陳茂波表示,今年香港經濟面對較大下行壓力,估計收縮3.2%。展望明年,外圍環境仍複雜多變、充滿挑戰,但隨着與內地及國際的聯繫往返逐步復常,本港經濟有望重拾動力。   他說,在制訂2023至24年度財政預算案時,政府一方面要繼續致力穩住和提振經濟,緩減市民和企業的壓力;另一方面也要謀劃香港的長遠發展,並適當配置資源。   市民可通過網站、面書專頁、電郵提交意見,也可致電2810 3768、傳真至2147 5770,又或將意見郵寄至香港添馬添美道2號政府總部24樓財政預算案諮詢支援小組。 http://dlvr.it/SfYJzG

香港科技園推動新一代教育創新 帶領教育科技初創企業參與學與教博覽2022

(香港,2022年12月7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帶領15間優秀教育科技初創企業參與學與教博覽2022(博覽會),透過展示新一代創新教學科技,協助學校和教師作好準備,應對全球混合學習模式。 作為亞洲最具規模的學習博覽,博覽會在政府持續推廣STEM教育以及學校與課程進行轉型的基礎上,增強香港作為區域教育樞紐的地位。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的支持下,博覽會是科技園公司一眾傑出企業家展示其學習與教學創新理念的理想平台,透過創新科技推動教育現代化,提升學生技能應對數碼經濟。 教育科技已成為教育轉型的一個基本要素,學生、教師與行政人員紛紛採用新工具、技術和知識以適應新的學習模式。根據國際市場情報研究公司Holon IQ的數據,2021年教育科技領域的集資金額錄得新高,全球風險投資公司共集資了208億美元,是2010年集資額的40倍,顯示教育科技界別正在蓬勃發展。 政府在2022-23年度的財政預算案,除了向教育界撥款1,119億港元,更鼓勵教育工作者探索新科技和開拓新課程,推動STEM教育以及提升教師的能力。參展的15間科技園初創企業組成強大陣容,希望能在本港學校以至教育界激發創新浪潮。科技園展館展示在科技園生態圈孕育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從人工智能、機械人技術,到元宇宙應用程式、3D打印技術和沉浸式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學習工具。 香港科技園公司創科培育及企業加速計劃總監王瑩表示:「科技園公司的目標是希望利用創新科技協助各行各業轉型及帶來增長。15間參與學與教博覽2022的初創企業展示它們的教育科技創新方案,向教育界示範轉型的路徑,推動整個教育界邁向現代化,携手共建未來。」 王瑩女士續指:「科技園公司一直致力吸引處於不同階段的優質創科企業及人才加入我們的計劃,把他們的構想轉化為商品或服務,並擴充他們的業務。我們深信教育科技企業可以憑借我們蓬勃發展的創科生態圈,以香港為跳板,進軍大灣區以至其他地區。」 目前約有25間從事教育科技相關的初創企業參與科技園公司創科培育計劃,為各級教育、生涯規劃,以至航空和建築等特定行業提供解決方案。科技園公司一直致力為科技初創企業提供支援,幫助初創企業加速科技研發,協助他們聯繫亞洲各地的教育界領袖,以至商業夥伴和業界推動者。今年博覽會更加入大灣區作活動主題,突顯為教育科技初創企業,以及香港作為區域教育樞紐而增加的發展機遇。

招攬人才策略按目標群組制訂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政府制定不同入境計劃以吸引不同背景及專業的人才落戶香港,招攬策略會按不同計劃的目標人才而制訂。   孫玉菡今日在立法會會議回答李浩然議員提問時說,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措施,積極招攬世界各地的人才,其中,放寬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的安排,以及把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擴展至本港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校園的畢業生,則專為內地人才而設。   他說,政府會通過適當渠道接觸及吸引意欲延攬的人才。即將成立的人才服務窗口專責制訂、推行及統籌招攬內地和海外人才的策略,以及一站式支援入境人才;駐內地辦事處和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的招商引才專組也會主動接觸人才。   孫玉菡表示,除實體宣傳推廣活動,當局將來會善用線上渠道,透過內地和海外人士慣用的網絡平台、社交媒體、電子通訊等,在未有設立經貿辦的地區接觸目標群組,按其背景及經驗發放資訊,介紹香港的發展機遇、入境計劃和支援服務。   由於內地和海外人士慣用的網絡平台和社交媒體不同,孫玉菡指,政府會開設專號,為往後工作做準備,並聯繫不同平台的人才群組,擴大接觸網絡,方便推展工作。   他又說,香港面對的人力短缺涉及各行各業,人才需求大,當局不考慮為所有來港發展的人才提供財政誘因或住房補貼,並認為香港固有優勢和機遇仍具相當吸引力。 http://dlvr.it/Sf21jy

政府擬明年調整過海隧道收費

西區海底隧道的專營權明年8月1日屆滿。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政府建議藉着收回西隧的契機,調整過海隧道收費以處理過海隧道擠塞問題。   因應諮詢收集的意見,私家車西隧收費水平調低20%至60元,紅磡海底隧道、東區海底隧道一併調至30元。三條過海隧道的士收費則建議全日劃一收取25元。   他指,收窄三條過海隧道收費差距旨在積極回應公眾期望,同時避免引發大量額外車流,以保持整體過海交通量與現時相若。當局預期部分駕駛人士有較大意願根據目的地選擇隧道,有助減少繞路,以及減輕紅隧和東隧的壓力。   以下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12月6日在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就過海隧道的擬議收費方案的開場發言全文:   主席:   西區海底隧道的專營權將於2023年8月1日屆滿。政府建議藉着收回西隧的契機,調整過海隧道收費以處理過海隧道擠塞問題。今日,我們會向大家簡介建議的收費方案。   香港地少人多,過海交通擠塞是政府一直想方設法處理的問題。同時,過海車輛數目在近十年持續上升,令過海交通擠塞情況不斷惡化。藉着收回西隧,我們希望透過調整過海隧道收費的水平和架構,達到兩個目的:   (一)理順過海交通,善用隧道容量;以及 (二)改變出行習慣,遏抑過海交通的需求。   我們認為應以務實的態度,以分兩步走的策略。   政府因應諮詢所收集的資料和意見,先行第一步調整過海流量大但載客量低的私家車的收費水平,將西隧調低20%至60元,而紅磡海底隧道、東區海底隧道一起調至30元。此外,我們建議劃一三條過海隧道的士收費。就調節交通的效用而言,這方案有兩個重點:第一是收窄三條過海隧道收費差距。政府積極回應公眾期望之餘,同時需避免引發大量額外車流,所以在下調西隧收費至60元的同時,也適度上調紅隧和東隧的收費,以保持整體過海交通量與現時相若。私家車西隧和紅隧的差距會由現時55元,收窄至30元。我們預期會有部分的駕駛人士,有較大的意願因應目的地而選擇隧道,有助減少繞路,以及減輕紅隧和東隧的壓力。   第二是劃一過海的士收費。我們建議對使用任何一條過海隧道的過海的士,全日劃一收取25元的隧道費。與目前的附加費安排一樣,過海的士乘客需要支付去程及回程隧道費,即共50元。在繁忙時段,的士佔過海隧道車流超過10%,我們的方案可減少的士繞路使用收費較低的隧道回程,對減輕這兩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Saltagen Ventures簽署共同培育合作協議 引領國際初創走進大灣區

(香港,2022年11月30日) –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今日宣佈與專注加拿大的風險投資公司Saltagen Ventures成為共同培育策略夥伴,協助具潛力的國際初創企業把業務拓展至香港、大灣區及海外。 在生命科學初創企業方面擁有良好往績的Saltagen Ventures將與科技園公司合作,引入一系列正於初期至中期融資階段的企業。共同培育計劃旨在為香港帶來一批表現出色並專注在生物科技與及其他高科技領域,如環境、社會責任及管治、先進材料、教育科技和人工智能的企業。 作為香港最大的科技生態圈,科技園公司至今已協助數百家優秀的初創企業,於過去五年籌集超過 802 億港元的資金,加速企業成長。此外,在2021至2022財政年度期間,參與科技園公司企業加速計劃的初創公司總估值不但躍升250%,相比去年同期企業累計籌集資金金額更增加一倍。科技園公司一直致力與全球業界、投資、研發以及學術界的領導者合作,藉此進一步提升香港的科研實力,並作為企業進軍環球的跳板。與Saltagen Ventures的合作,亦是科技園公司一連串共同培育計劃的最新成果。憑藉香港蓬勃發展的生物科技市場,以及作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資中心,此次共同培育合作夥伴計劃亦是對科技園公司打造香港成為充滿活力的生物科技生態圈的影響力及工作的認同。 香港科學園公司創科培育計劃及企業加速計劃總監王瑩女士表示:「我們與國際級的Saltagen Ventures推出共同培育計劃,足證香港在全球創科發展中的獨特地位正持續提升,能夠協助國際初創企業跨越國界,拓展全球商機。隨著多間種子輪和A輪初創公司落戶科學園,不但突顯科技園創科生態圈的雄厚實力,更向全球展示香港已復常,是大灣區、亞洲以至全球高增長科技機遇的理想起點。」 Saltagen Ventures執行合夥人馮尚賢表示:「我們很高興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簽署這項共同培育協議,合作培育和引進全球具前景的初創企業,擴展他們在亞洲的業務。我們將繼續運用本身獨有的跨太平洋網絡,以及在變革性生命科學技術領域的投資優勢,為香港的創科生態圈帶來更多北美洲初創企業的開創性技術。」 計劃會為合資格的海外初創企業提供各種支援,包括業務發展、諮詢和培訓服務以及導師指導;參與的企業家將建構概念及進行驗證。初創企業不但能受惠於Saltagen Ventures投放的資金以及其國際商業網絡,更可以

11月樓宇買賣跌16.4%

土地註冊處公布,11月樓宇買賣合約共3,713份,按月跌16.4%,按年跌48.7%;合約總值302億元,按月跌7.7%,按年跌52%。   其中,住宅樓宇買賣合約佔2,731份,按月跌13.2%,按年跌49.5%;合約總值259億元,按月跌4.8%,按年跌49.6%。   月內市民查冊416,593次,按月跌1.7%,按年跌11.4%。 http://dlvr.it/SdjnXb